鵪鶉苗現如今越來越來越受歡迎了,很多人都對鵪鶉肉情有獨鐘,包括鵪鶉蛋更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食物。大家都知道在養殖
鵪鶉苗的時候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,一定要考慮周到才能夠將其養殖好,特別是溫度的這方面,在育雛的時候是需要保溫的,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。
剛剛出生的鵪鶉苗,它們體內的卵黃沒有完全的吸收,身體的各項功能都沒有發育完善,基本上不具備自我調節體溫的能力,所以在育雛期間之內養殖人員做好保溫工作非常重要。剛剛出生的小鵪鶉,平均體溫保持在39度左右,但是在成年之后的溫度應當保持在40度到42度之間,所以幼年時期的小鵪鶉要比成年時期的安全體溫低1到3度左右,成長到一周齡之后身體溫度才能夠達到成年鵪鶉的體溫。
育雛的前三天,舍內的中心溫度應當達到38度到40度左右,鵪鶉苗成長到一周齡之后的溫度應當逐漸降低33度到35度之間,在成長到二周齡之后溫度應當逐漸下降到29度到32度之間,在成長到三周齡之后溫度應當逐漸下降到25度到28度之間,需要記住的是育雛室內的溫度不可以低于24度。
育雛室內的溫度是否是合適的,不僅需要看溫度計上面顯示出來的溫度是多少,更需要仔細的觀察小鵪鶉平時的活動以及飲食狀況。當溫度適合鵪鶉苗生長的時候,會表現出活潑飲食狀況良好的現象,而且也不會經常發出叫聲,但是當溫度非常高的時候,鵪鶉會表現出張大嘴呼吸,有的時候還會因為溫度太高中暑死去,當溫度較低的時候鵪鶉會擁擠在一起身體不斷的發抖,養殖人員一定要注意觀察小安全的這些表現,根據不同的表現來調整溫度,讓育雛室內的溫度合理。
以上就是關于在育雛鵪鶉苗的時候的保溫介紹,通過以上文中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對其的保溫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,因為剛出生的鵪鶉發育還不完善,溫度太低無法抵抗。因此,保溫操作很重要,另外,我們在進行保溫的時候也要注意溫度的控制,不要過高或過低。